2024权益回顾
2024年价格战一轮接一轮,权益某程度是价格战的一个延申,等于同等价格下,厂家通过多送点“好处”给消费者,由此提高车型的性价比。
回顾2024年的品牌/车型权益变动,我们选出了四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时刻,部分时刻甚至对整个行业权益走向造成了重大影响。
出道即颠峰的小米SU
小米向来属于“预期管理大师”,发布会前先透露出SU7不会便宜,让大家产生SU7可能比Model 3贵的猜想。
发布会上不断跟Model 3进行参数配置比较,解释SU7不便宜的原因。但出来价格比Model 3低了一截,观众立刻被点燃,这是第一级火箭。
观众被点燃后,小米继续“火上浇油”,赠送了一连串的权益,权益这时候作为第二级火箭,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的热情。
现在回看,小米SU7的权益可谓“出道即巅峰”。从分类来看,小米SU7上市权益集中在“增配服务”,直白来说就是很多选配都变成直接送。
从上表能看到,SU7当前权益(2025年1月)相比上市时(2024年3月),大部分赠送权益已经退出,例如尾翼、米其林PS EV轮胎、车载冰箱等。仅剩下Nappa真皮座椅、车载网络服务包,以及高阶智驾功能依然赠送。
说起Nappa真皮座椅,目前不少品牌车型都有赠送。原因在于Nappa真皮在多年的宣传下,在消费者心中感知价值很高,威尔森评估达到了6200元,但实际增加成本大约是3691元,这个钱花得“事半功倍”。
我们再看小米SU7在2024年的上险量走势,尽管上市后权益整体在做减法,但上险量一路上涨。背后原因是小米SU7严重供不应求,积压着大量订单,上险量更取决于工厂能生产多少量,而非门店销售能卖多少辆。
BaaS间接降价
蔚来在没有借助重大新车助力的情况下(ET9在24年12月上市,计划25年3月交付,加之售价高昂,对品牌整体销量影响甚微),2024年却有了显著提升,从5月开始,蔚来大部分月份上险量能维持在2万辆左右。
回顾蔚来在2024年的权益调整方向,主要就是围绕换电权益来进行。蔚来在换电领域深耕多年,市场上时不时有对蔚来换电投入“烧钱”的质疑,但在2024年,换电模式开始在拉动蔚来销量这件事上,起到关键作用。
蔚来在2024年3月,蔚来对BaaS电池租用服务进行了一系列的的变动调整,包括但不限于,降低租赁费、赠送换电券,限时“租N免一”等。
类比成买房的话,BaaS方案好比分期方案,能降低购车门槛。在2024年3月蔚来降低了“房贷利率”,车主每月还款金额有所降低,吸引更多买家选择蔚来。
从上面蔚来上险量数据可以看到,在3月推出新的BaaS政策后,3、4、5月的上险量持续上升。
不过在赠送换电券数量这里,蔚来每月都在调整。上面图表以ET5T作为例子,其它车型会有些微变化,但整体趋势基本一致。不断调节换电券数量的背后,估计是蔚来用来调节销量和利润率之间的平衡。
刚推出BaaS新政策的3-5月份,BaaS用户能获得60张换电券,但往后呈下降趋势,到了10-11月仅能获得20张。
12月单凭选择BaaS方案,已经无法获得换电券,需要它品置换才能获得20张,不过BaaS月租减免优惠没降反增,从之前的付4赠1,增加到了付3赠1,至多可减免15期。
整体来看,蔚来2024年在权益策略上取得了成功。在显著助推销量的同时,没有以指导价降低为代价,对蔚来高端形象冲击较低。
其次,由于蔚来在换电领域投入多年,这种权益打法对手无法模仿,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护城河”。
特斯拉带起“免息潮”
特斯拉在2024年7月推出了5年免息方案,首付仅需7.99万元,最高5年零利息。这项权益相比常规银行贷款能节省的利息成本,基本可以达到1万多元。
而相比直接降价1万元,5年免息可能会起到更强的促购效果,能降低购车门槛,买家手里多出10多万元,也具备投资获取收益的想象空间。
从特斯拉2024年上险量可以看到,在7月放出五年免息方案后,往后的8、9月上险量有所上涨,10月上险量虽出现下跌,估计与当月产能往出口倾斜有关。
特斯拉的五年免息权益从7月开始,往后一直续期,甚至已延续至今年1月底,从这点可以侧面看出,特斯拉是满意免息政策获得的效果。
在特斯拉推出五年免息后,部分国内厂商也推出类似的免息政策,背后大概率是受到了特斯拉的影响。以2024年12月为例:
智己L6等车型,权益从2年零利息,提升到5年零利息(15万元定额);
极氪7X等车型,能享受首付0元起,2年零利息的权益;
理想L6,首付6.98万元起,3年期零利息。
不过整体来看,特斯拉五年零利息依然有优势,国内厂商的免息方案,免息年限最高通常2-3年,要低于特斯拉的5年期限。
极越停摆后的思考
极越在2024年12月“突然”停摆,对于车主来说,厂商以往承诺的权益,都会打上一个问号。从分类来看,车后服务是重灾区。
在2024年年中购买极越01的买家,可选免费家用充电桩,或者5.5万极越积分。如果选择5.5万积分的车主朋友,积分价值将恐怕将“有价无市”甚至清零的风险。
还有极越的高阶智驾,优惠买断价是1.99万元,假如买家当时选择了买断,也会蒙受损失。因为这个价格是建立在这套智驾系统,往后会持续更新的基础上。
作为一个销量还不高的新品牌,极越01为了打消买家的疑虑,给出了三个终身承诺:终身整车质保、终身三电质保、终身道路救援。甚至针对早期预定过集度汽车的消费者,还有更多的终身权益,但这一切也随着极越停摆,都有可能化为泡影。
(图片源自:极越APP车主权益)
所以,无论当初品牌承诺的权益如何诱人,实际落地不仅与之配套服务有关,更有企业未来的持续经营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当品牌自身难以为继的时候,这些承诺恐将成为一纸空文,这也是2024年极越这个事件引发的一个思考。即便权益价值再高,也要考虑是否能持续兑现。
智见说
上面提到的蔚来和特斯拉,算是2024年权益运用得较为漂亮的两个品牌。
它们都借助权益,间接实现了在各自领域价格战中的“兵不血刃”。
对特斯拉来说,2025年1月推出了新款Model Y,如果在2024年下半年让Model Y直接降价,新款Model Y当前26.35万的定价难有支撑。
对于蔚来来说,作为高端品牌,降价会影响品牌形象,权益能满足蔚来“既要品牌”和“又要销量”的需要。
展望2025年,包括何小鹏等车圈大佬们已做出价格战会越发激烈的判断。权益作为价格战之外的补充,将会越发受到厂家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