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mi SU7在近期上市的新车阵营中可谓是万众瞩目的“巨星”,不仅因为其来自科技巨头小米的品牌背景,更因为其出色的设计和卓越的性能。在上市当天,我们在小米汽车销售服务中心(北京京南运通汽车园店)看到,Xiaomi SU7的受众基本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对新车的外观造型非常认可,与此同时,作为小米品牌的第一款汽车产品,这些人对其品质也并不担心,这与其在电子消费市场积累的良好口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我们也在上市发布会期间试到了这款一车难求的Xiaomi SU7。
整体简约 但不简单
从外观看,Xiaomi SU7是一辆车长接近5米,轴距长达3米的中大型轿车。但在设计之初,Xiaomi SU7的定位就不是一辆拘泥于乘坐空间的家用车,事实上,在庞大的外部尺寸下,它是少数为了运动而生的自主产品——2倍轮高比的黄金比例、修长的车头、优雅流畅的线条,这些都是其他同级竞品没法给到你的。细节之处,8组真风道结合G4连续曲率营造出低至0.195的超低风阻系数,升降尾翼能提供130kg的下压力,可以说整套外观设计完全以性能与美学为导向,在实用至上的纯电市场,能看到自主品牌推出这样令人心潮澎湃的产品真的令人心生感动。
车身构造方面,相信很多人被雷军引以为傲的超级大压铸和“泰坦合金”吸引了目光。但Xiaomi SU7在设计上同样充满巧思:一体化压铸车身的确能降低装配难度、制造成本,提高车身刚性,但无法焊接维修的特性无疑提高了后期成本,为此Xiaomi SU7在修长的车头里设计了一个宽大的溃缩区,在发生碰撞能最大程度的保护一体化车身不受侵袭。
打开前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05L的前备箱,值得关注的是在塔顶上方具备一个非常强壮的顶扒,与其说是顶扒不如说这是一个桁架结构,这个设计无疑能极大地提升车头强度并增强操控性,这让我想起了小米早期的品牌口号——为“发烧”而生。
进入车内,Xiaomi SU7的内饰并非很多品牌惯用的“堆料”风格,但平心而论,精致感、简约风更符合这款车的调性,与此同时,科技感氛围也烘托得起到好处。点火的同时仪表翻转而出,56寸HUD显示效果很炫目,16.1寸的中控屏搭载了小米自家的澎湃系统,让其他主机厂煞费苦心的车机研发工作对于小米来说信手拈来,骁龙8295为消费者带来了流畅、舒爽的车机操作体验,具有众多例如跨屏互联、家具闭环控制等等可圈可点的功能。在屏幕周围可以看到一圈carlot触点,可以拓展各种各样的设备,例如现在已经推出的手机支架和仪表,像这样的设计还出现在了中控下方和后排屏幕处,相信在小米多年来建立的生态下,会有越来越多的配件不断问世。值得一提的是后排不光可以通过小米自家的平板控制车辆,还可以通过软件兼容iPad,不由得感叹小米还是很大方的。
空间方面,说实话Xiaomi SU7与中大型轿车相比真的不算大,但作为一款运动型轿车,它的空间完全满足家用需求。就像此前说的,它的确为了运动属性而做出了一些妥协,但这恰恰是这辆车的独到之处。
性能至上 好开好玩
我们拿到的是搭载前后电机的Xiaomi SU7 Max,它的综合功率达到495kW,扭矩达到了恐怖的838N·m,官方公布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仅2.78秒,超越保时捷Taycan Turbo。它最有趣的一点是动力支持高度自定义,加速曲线、前后轴动力分配以及boost模式让你在任何场景下都能调校出最符合驾驶风格的动力输出。所以在这里谈动力感受仿佛失去了意义,你只要知道它的动力非常细腻,并且能完全能满足你对速度的一切畅想,无论前驱、后驱、50:50四驱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小米自研的高转速电机在效率、反应速度、动力线性方面都有着优势,Xiaomi SU7正是因为有了它才提供了如此跟脚的动力体验。
底盘使用了运动车型主流的前双叉臂与后多连杆组合,搭载CDC可调悬挂和空气弹簧。虽然说这套配置都不是第一次见,但Xiaomi SU7的确比竞品调校的更稳健、精准。在整备质量拉不开差距的情况下,Xiaomi SU7依靠更低重心、更高的车身强度营造了更激进的驾驶感受。虽然不能说它的操控可以媲美百万级的运动房车或者超跑,但在全球范围内的纯电市场,Xiaomi SU7都算得上是个能打的选手。布雷博的大卡钳提供了33.3米的刹车距离,同时脚感出色。并且与21寸的轮毂结合起来,这套行走系配置真的能为消费者提供极大的情绪价值。值得注意的是SU7的轮拱真的不是一般的大,这也是它看起来比竞品更帅的原因之一。
除了运动外,如果把Xiaomi SU7调整到常规动力模式,它也很乐意去为日常使用提供一个轻松的驾驶感受。的确可调悬挂和空气弹簧的搭配很容易做到这一点,但它给我营造的轻盈感是很多纯电车型难以给到我的,一软到底的确能增强舒适性,但也会让你失去驾驶信心。Xiaomi SU7则在其中找到了很好的平衡,既不会觉得悬挂很硬的同时,又能提供足够的支撑确保沉重的车身不会影响驾驶。同时,高达101千瓦的电池组能够提供800公里的续航,并支持800伏快充,这对于日常使用也是算优势所在。
目前,Xiaomi SU7的价格已经公布,这个价格也算颇有诚意。小米在汽车市场选择了与特斯拉model3、极氪001、蔚来ET5等主流产品正面竞争,这样的战略选择既有汽车行业硬成本的限制,也有小米自身品牌升级的需要。从这次的体验来看,Xiaomi SU7在制造工艺、驾驶体验、车机生态方面也都有独到之处,相比传统车企,小米在电子硬件设计、软件调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这势必能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我们也期待在未来一段时间,Xiaomi SU7用更多正面的市场反馈来证明小米依然是曾经那家实实在在的科技公司,并且能把车造的和手机一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