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创新中心正式启动,助力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新闻舆情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产业链协同、生态协同、区域协同,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变得尤为重要。为促进京津冀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和应用,4月2日,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暨2025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赛启动会在北京顺义成功举办,旨在打通“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升级”全链条,全面赋能京津冀“六链五群”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动能。 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经信局、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顺义区、三地生态港有关负责人,京津冀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促进会会长张夕勇、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中关村大学科技园联盟秘书长张国彬及有关科研院所、企业代表和新闻媒体界人员出席本次活动。 两大创新中心成立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迄今已进入第11个年头,期间,以北汽集团、长城汽车、理想汽车、小米汽车等整车企业为核心,京津冀地区建立了成熟完善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成为我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之一。为推动产业集群走深走实,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打通前沿技术成果产业化中的堵点、痛点。为此,中关村京津冀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联合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中关村大学科技园联盟共同发起设立“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中心”。 两大创新中心将形成“研发-转化”双轮驱动模式,共同构成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的核心架构。聚焦固态电池、自动驾驶、车规级芯片、AI大模型、飞行汽车、新材料等十大前沿领域,创新中心将构建“产学研用投”一体化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打通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协同链条,在京津冀三地生态港等地区快速实现产业化落地。 依托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国家重点专项平台,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致力于培育前沿技术,并通过举办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锦标赛,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广泛选拔和加速培育优质科技项目,优先在北京顺义孵化落地,激发京津冀地区创新活力。 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中心则以中关村高校院所为纽带,搭建“企业需求库-技术成果池”双向对接平台,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站,精准匹配企业技术诉求与科研成果,加速高校科研成果上车上路上批量,提高京津冀地区产业化水平。 为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实现产业化落地,促进会还专门设立了“北京高新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创新中心的运营实体,以市场化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在京津冀三地生态港等地区快速实现产业化落地。自2024年11月成立以来,促进会一直以促进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使命,此次正式启动京津冀智能网联创新中心并成立北京高新特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体运营,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技产业协同创新高效融合的战略、促进京津冀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 中关村京津冀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促进会会长张夕勇表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了汽车、能源、交通、通信、人工智能等多领域多主体,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实践载体。创新中心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在京津冀地区快速形成先进技术迭代与产业化协同的创新体系,助力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及产业竞争力方面达到世界前列。”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科技创新进入到新时代,重要的是构建从科学技术到产品并以需求进行牵引的创新体系。产业集群建设和产业自身升级发展要进行双向联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起到横梁作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会共享颠覆创新资源,开发大赛品牌,把横梁工作搭建好。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的建立对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完整创新体系,建设创新生态体系,打造大赛品牌,对整体战略布局起到重要作用。” 中关村大学科技园联盟张国彬表示:“中关村大学科技园联盟和促进会与在京津冀的汽车行业相关单位,能够形成一个开放的未来产业场景合作的供应链的需求,未来还要健全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双方搭建企业需求库、技术成果库形成的双向对接平台,共同建立科技成果孵化工作站,精准匹配汽车企业零部件厂商和高校科研团队,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提高京津冀地区颠覆性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产业化水平。” 加速成果转化 多个重点项目签约 为加速技术产业化落地,活动现场,在创新中心前期筹备过程中促成的首批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落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产业链企业达成合作协议,签约总金额超3000万元,标志着“技术策源-产业转化”双向通道全面贯通。 签约项目不仅汇聚高校、车企、零部件企业,项目成果更是涵盖人工智能、智能座舱、无线通讯、热管理、新材料、电池安全、智能底盘等核心技术领域,紧密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需求,完成企业需求与高校科研成果精确匹配,推动京津冀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 2024年,京津冀地区汽车产业产值已超8400亿元。据促进会方面透露,截至目前,京津冀地区汽车产业产值已超万亿元。今年北京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将推进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等重点园区建设;天津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提升域内产业链配套能力,建设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武清园;河北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联合京津推进“六链五群”建设,优化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布局。此次多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签约,必将带动京津冀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协同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激发创新活力 开启汽车锦标赛 活动现场,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锦标赛也同步启动。据介绍,全国 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是由科技部指导的国家级重要赛事。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锦标赛将在顺义举办。 本届锦标赛将聚焦自动驾驶、车联网、智能座舱、固态电池、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为行业搭建一个“发现颠覆性技术、培育创新团队、促进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广泛选拔并加速培育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颠覆主流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作为赛事举办地的顺义,近年来则持续发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设,现已形成理想汽车、北京奔驰顺义工厂、北京现代、北汽越野车四大整车企业为龙头,七大研发中心和百余家零部件企业为支撑的千亿级产业集群。2024年,全区汽车产业完成工业产值近千亿元,同比增长33%。当前,顺义正以“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为核心,聚焦汽车电子、汽车智能等关键领域,加速吸引核心零部件企业集聚,完善产业生态体系。锦标赛的举办,为京津冀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再添新动能。 顺义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锦标赛筹办和生态港建设为契机,与武清、廊坊两地携手并肩,借助‘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共绘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的‘同心圆’。” 作为本届赛事主办单位之一的促进会,促进会积极整合行业头部企业、高校院所的力量,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推动区域产业链强链补链,充分发挥了资源型组织、枢纽型平台、生态型智库、孵化型机构的作用。下一步,促进会将以此次创新中心成立和锦标赛举办为契机,与众多合作伙伴携手并肩,借助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资源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三地科技港建设。
提问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