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NHK、《日本经济新闻》、路透社等多家外媒报道称,日产与本田已开启谈判,探讨在美国利用日产工厂的剩余产能为本田代工生产皮卡的可能性。
对此,日产发表声明称,公司正继续与本田合作,但没有其他进一步的消息,也不会对猜测发表评论。本田方面则没有立即置评。
或联手应对关税
据知情人士透露,日产与本田正在探讨,利用日产在美产能利用率较低的工厂为本田生产大型车辆的可能性。根据正在讨论的协议内容,日产或将为本田生产皮卡,而本田则会在美国以自己的品牌名义销售这些车辆。
位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的坎顿工厂是日产在美整车工厂之一,目前主要生产中型皮卡日产Frontier等车型。由于销量不佳等原因,日产美国工厂的开工率有所下降。根据全球汽车信息平台MarkLines的数据,日产坎顿工厂2024年的产能利用率仅为57%。
事实上,在今年5月的财报说明会上,日产新任CEO伊万·埃斯皮诺萨曾被问及通过生产本田车型来活用美国工厂的问题,他当时表示:“正在探讨在美国市场开展合作的可能性。”《日刊汽车新闻》指出,若合作达成,预计将为两家公司带来一定益处,处于经营重组中的日产需要提高工厂的开工率,而本田也能完善自身的车型产品线。目前,本田在北美销售皮卡Ridgeline,如果能获得日产的代工,本田有望满足当地更广泛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在2024年12月下旬,日产与本田宣布签署谅解备忘录,启动经营合并谈判。不过,谈判最终于今年2月破裂,但双方仍表示将继续在电动汽车等领域保持合作。尤其是在美国加征进口汽车关税的背景下,日本车企需要努力增加在美国本土的产量,以尽量减少关税带来的影响。
数据显示,美国是日本汽车出口第一大市场,占到总出口量的三成,关税对于日本车企冲击比较大。本田此前预计,其2025财年(2025年4月-2026年3月)净利润将同比大跌70%至2500亿日元。本田强调,关税政策对其业务的影响“非常显著”。日产也指出,2025财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给该公司带来4500亿日元的损失。
在汽车关税问题上,日本和美国政府之间存在严重分歧。日本一直希望获得汽车关税豁免,但多轮谈判之后依然未果。就在7月13日,特朗普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郊外的空军基地接受记者团采访时,谈及与各国的关税谈判,再次表达了对日本进口车过多的不满。他表示:“他们(日本)向美国销售了数百万辆汽车,而我们却卖不出去。因为日本不接受美国的汽车,也不怎么接受美国的农产品。”
特朗普政府已经宣布,将对日本及其他国家实施“对等”关税,从8月1日起开始实施。在这种情况下,本田和日产自然希望增加在美国本土的产量,降低关税风险。
提升产能利用率
目前,日产正深陷经营困境。财报数据显示,2024财年(2024年4月-2025年3月),日产出现了高达6709亿日元的巨额净亏损。另外,截至今年3月底,日产持有现金及其等价物为2.2万亿日元,但有7000亿日元的债务即将到期。三大评级机构已将日产的债务评定为“垃圾”级别。由于现金流吃紧,近日还有外媒报道称,日产已向英国和欧盟的部分供应商发出请求,希望允许其延期支付货款,以缓解短期现金流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日产正在努力推进业务重组,开启自救模式。按计划,日产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2万人,并关闭7家汽车工厂,将全球汽车工厂从17家整合至10家。其中,日产位于日本神奈川县的追滨工厂和湘南工厂面临关闭的风险。为此,前不久有消息传出,日产与富士康母公司鸿海正在就共同使用追滨工厂进行协商。双方正在研究,在该工厂继续生产日产车型的同时,也生产鸿海的电动汽车。此举有望使追滨工厂免于被整并,继续运营。
至于产能利用率较低的美国坎顿工厂,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能为本田代工生产汽车,将有助于提高该工厂的产能利用率,从而改善日产的经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