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氢电动构建新引擎,产业共赢形成新生态

新闻舆情
在全球能源变革与“双碳”目标驱动下,醇氢电动技术凭借其能源安全价值、降碳实践效能及用户增收潜力,正逐渐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重构交通能源体系的核心路径。 7月11日,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之“醇氢电动新引擎,产业共赢新生态——中国甲醇汽车产业生态创新与发展之路”主题论坛上,政产学研用等多方代表聚焦甲醇燃料绿色制备、醇电融合技术创新、加注基建安全标准等议题,深度解析甲醇汽车在商用车、城市交通等场景的规模化落地成果,探讨“制备-储运-应用”全产业链协同提效方案。并通过政企对话、技术分享等方式探讨醇氢电动的发展机会与挑战,共同为新能源结构多元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醇氢电动新能源商用车的技术与产业化不断创新探索,受到持续关注。工信部甲醇汽车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姚春德在演讲中提出,从国家刚刚颁布的能源法来看,把氨、氢、醇作为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出于一些技术因素考虑,工信部成立了甲醇汽车专家指导委员会,专门解决甲醇作为燃料的技术问题。总体来说,甲醇燃料具有制、储、运、加、用等方面的优势,使用很安全,已经在醇氢电动商用车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未来还会进一步扩大它的应用范围,为实现“双碳”目标和保障能源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者的积极呼应,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党委书记严健明在现场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已进入加速期,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新能源技术实践者,正以开放合作的姿态引领绿色交通变革。甲醇燃料以其来源广泛、制备清洁、应用高效等特点,成为破解能源安全、降碳增效与用户增收“三重命题”的战略选择。特别是在商用车、城市交通等场景中,醇氢电动技术已展现出规模化落地的巨大潜力。醇氢电动不仅是技术路线的创新,更是能源体系、产业生态乃至商业模式的系统性变革。在这一进程中,安亭愿成为技术突破的试验场、模式创新的孵化器、全球合作的连接点。严健明介绍,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作为全国汽车产业高地,近年来积极布局新能源赛道,已形成从研发制造到场景应用的完整生态链,并将打造醇氢电动技术的创新策源地。 目前,中国绿色甲醇醇氢电动新生态正在蓬勃发展之中。来自企业和行业的嘉宾围绕产业发展的多个方面,分享了经验与观点。其中,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副总裁郭磊谈到,醇氢电动是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化最佳技术路径。商用车作为生产工具,它有很强的生产资料属性,而这些领域对于深度电动化又具有天生的痛点和短板。比如,用户在买商用车过程中,最核心的诉求是赚钱,因为他围绕着生产资料。远程作为新能源商用车头部企业,除了智能电动技术路线之外,另外一条技术路线就是醇氢电动。基于全栈自研的“醇氢能源+电动”的一套动力解决方案,远程开发从多功能商用车LCV到卡车、从小微卡/轻卡再到中重卡等全系列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底盘、专用车产品,覆盖对应的快递快运、市政环卫、城市建设、冷链物流、移动补能、城市客运、公务用车等场景,而且每个场景的产品都可以给用户带来超高的经济收益。 在该主题论坛上,还举办了圆桌对话。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副总裁、首席品牌官宋兆桓,全球甲醇行业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赵凯、中化学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融建业务部总经理惠晓毅等嘉宾围绕论坛主题,交流分享了专业见解。 嘉宾认为,在醇氢的生态发展中,汽车行业一直有一种使命感,就是要把更好的、更具先进生产力的技术带到市场中来。一定要为用户提供更创新、更环保、更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相信甲醇燃料本身一旦给予市场准入政策,其清洁优势、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就会自动形成生态圈。 有嘉宾提出,未来会进一步强调低碳属性。行业需要设定一个低碳标准,欧盟已经开始在做,它也是汽车制造减碳措施,以及全生命周期减碳。欧盟称2035年淘汰内燃机,后来又说可再生燃料豁免了。其实本质上来说,都是用科学发展观来评判车辆和燃料相关碳足迹评价办法。相信甲醇会有一个很好的未来。 现场嘉宾还认为,二级市场有很多典型标的概念板块,从行业来说,有固态电池板块和氢能板块,下一步有没有可能出现甲醇板块、醇氢板块,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该主题论坛上,与会者畅所欲言,共同探讨醇氢电动汽车产业生态的创新与发展之路,大家认为,这不仅是对“双碳”目标、绿色转型的积极响应,更是对中国汽车产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多元新能源格局的重要探索。
提问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