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武汉理工大学、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西华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广西大学及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九家单位参与联办的“第11届机动车环境保护与监控技术国际研讨会”在武汉理工大学襄阳示范区顺利召开。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颜伏伍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环境保护技术分会秘书长李菁元、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靳、襄阳市科技局局长陈瑶、东风研发总院总监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环境保护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叶晓明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开幕式由大会主席、武汉理工大学襄阳示范区常务副主任侯献军主持。
本次会议采用“襄阳主会场+武汉分会场”双会场联动模式,主会场汇聚了来自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及企业的200余位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武汉分会场则有160名师生通过同步连线参与学习交流,总参与人数达360人,规模创历届之最。
本次会议以“赋能、绿色、监控”为年度主题,聚焦“双碳”目标下的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设置多场专题研讨环节。来自英国皇家学会、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美国ARC Mechatronics公司、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华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广西大学、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十几所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政策解析与产业发展现状、移动源减排控制及测试技术、节能降碳数字化技术、新能源汽车能效研究、绿色低碳燃料等方向作学术报告。
其中,英国皇家学会院士Roy Harrison作《Traffic and Air Quality》主旨报告,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排放召回部部长刘嘉作《关于进一步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的意见文件解读》主题报告,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李新和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环境资源所主任宋媛媛,分别作《加强移动源环境监管 助力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交通运输行业减污降碳政策与实践》专题报告。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投稿50余篇,涵盖机动车环境保护与监控技术的多个领域。经大会专家学术委员会评审,推选7篇学生代表论文进行宣读,集中展示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大会始终坚守 “学术化、专业化、国际化、多元化” 定位,通过多校深度联动强化科研协同,以双会场模式拓宽参与覆盖面,聚焦前沿技术加速成果转化,进一步筑牢了机动车环保领域学术交流平台的根基,显著提升了平台的国际影响力。会议期间,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机动车船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同步召开催化剂行业反内卷座谈会,为产业健康发展凝聚共识。整体来看,本届国际研讨会中,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政策法规、监管技术与减排创新等核心议题深入研讨,为机动车船环保事业汇聚起强大协同力量,有力推动我国机动车环境保护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