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第二十三届广州车展正式开幕,根据了解,本届广州国际车展上共有展车1085台,其中展出新能源车 629 台,此外还有93 台新车首发。而无论是新车展出还是首发,电动化及智能化依旧为本次车展的重点。
基于此,新浪汽车邀请车企及汽车供应链品牌高管莅临新浪汽车高端访谈间,共话智能电动时代的未来发展。
firefly萤火虫(配置|询价)总裁金舸表示,萤火虫上市后逆风翻盘,之后持续用改装和限量版勾起市场上的浪花,让这个品牌一直有话题,这是我们与用户的深层次沟通。
销量方面希望能够占到集团销量的10%,因为mini在宝马集团销量占比大概10%,我们更希望让这个品牌长久存在市场上,而且它不是只面向中国市场,更大的市场在海外。
新浪汽车:我看到这次firefly萤火虫取得的成绩还是不错的,现在买firefly萤火虫都是哪些人群?您觉得现在是否符合您之前的预期?
金舸:上市半年之后,这个月正好累计了3万用户,用户群分两类,75%是家庭增购,这个家庭一般是有小孩的,另外25%是个人首购,年龄稍微年轻一些,我们的用户群画像大部分是30-40岁,接下来是20-30岁,还有40-50岁,其中不乏有些给家里父母买的,觉得这个车特别安全,父母不喜欢开大车,所以买一台小车。也有给小孩买的,我们的曲线是正态分布,这与我们当时在立项时候的设置基本上完全符合。
新浪汽车:我们也经历了firefly萤火虫从开始发布到现在,我们也观察到前后的变化,在外观上的争议到现在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您觉得我们做了哪些努力,您有什么感受?
金舸:感受颇多,去年12月21号在广州做了品牌首秀,公布了外观造型,那时候是天崩开局,后面慢慢逆天改命,当天晚上我们冲上微博热搜第一名,泼天的流量,我们接住了,第二天我们做了一场直播,和年轻人一块儿玩梗儿,顺势而为,你觉得这个灯与众不同,我们跟你一起玩,官方下场,把我们“自在发光”的品牌宣言立住了,让大家觉得这个品牌不是端着的。开局虽然争议很大,但是有流量比没有流量好得多,这个争议反而成就我们的关注度,从12月21号上市到4月19号发布,一直有非常多人在关注这辆车。
从4月19号上市开始与用户不断做沟通,我们推出了“project glow一起发光计划”,让用户参与改装,提车之后有40%的人改装,我们把前面和后面的萤光面板做了投票,让用户投票选择最喜欢的五个,我们把它生产出来,这种与用户非常紧密互动成就了这个品牌的持续热度。
在两个月前,我们推出第一个“游牧美拉德特别版”,限量的,只有333辆,30个小时就卖完了。上个月又推出了“夜行生物特别版”,在夜店做了发布会,这也是一个破圈的行动,当时推出了666辆,很快卖完了,我们会持续用改装和限量版勾起市场上的浪花,让这个品牌一直有话题,这是我们与用户的深层次沟通。
小车在中国市场不好做,大部分汽车都是在10万块钱以下,走的是极致性价比路线,我们定位高端精品小车,需要有很深厚的情绪价值,让用户觉得你有情绪价值,除了产品力之外,还需要有不一样的品牌和市场动作。
新浪汽车:所以您的销量压力不是很大?
金舸:对的,firefly萤火虫长期来看,如果能够占集团10%的销量就可以了,因为mini在宝马集团销量占比大概10%,我们更希望让这个品牌长久存在市场上,而且它不是只面向中国市场,更大的市场在海外,所以最近动作较多。我们把右舵版搬到广州车展,可能是车展上唯一一辆右舵版,明年1月份就要去新加坡,3月份去泰国,明年进军海外的步伐会走得更快。我们希望把这个品牌打造成经典的品牌,就像mini一样,一代一代迭代它,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自己判断要3-4代的产品迭代时间,才能让它在全球范围内被认可是一个经典品牌。
新浪汽车:您觉得出海遇到哪些阻力?需要克服哪些问题?
金舸:进军海外非常不容易,我们在欧洲5个国家有自己的直营门店,一开始firefly萤火虫考虑放在蔚来的门店中卖,今年8月份荷兰和挪威开始有用户交付,但是我们门店在欧洲的数量较少,没法覆盖荷兰或者欧洲全境,所以我们会采取灵活的渠道策略,直营+总代或者直营+代理,也不排除直营+经销商的模式,明年开始会加速这个过程。一开始我们在德国市场曾经考虑过直营模式,但是我们在德国直营门店太少了,只能涵盖几个城市,爬坡速度较慢,我们试图找总代,后来发现总代在德国不太好找,因为德国是一个非常分散的市场,有区域较大的经销商,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经销商能够把德国全部拿下,我们也为此调整一些策略,明年开始以德国为例,我们会采取直营+代理或者直营+经销商的模式快速铺开。
总的来说,firefly萤火虫在海外长期销量上限比国内高,小车的市场份额在欧洲是500万辆级,中国大概180万辆,其他地方有1500万辆的规模,海外上限高,但是爬坡速度很慢,我们有很好的耐心,这是一个长期的打算。但是直营的资金成本也较高,所以我们在非欧洲国家不会考虑直营,基本上以国家总代或者代营制,一国一策,比如在新加坡和泰国已经和总代签好了,同时也在进军其他市场,比如说德萨利亚,按照现在的预估,应该可以打开全球十七国。
新浪汽车:本来在欧洲推出比原来计划稍微晚一些。
金舸:本来在欧洲首发,后来因为中欧地缘政治和关税,我们调整了顺序,中国先首发,我们已经准备好了,4月份我们在中国发车,8月份能够在欧洲交车,这个速度在集团内也是最快的。
新浪汽车:接下来firefly萤火虫有升级的规划吗?
金舸:现在软件迭代很快,得益于我们的架构,我们在这个细分市场应该是最顶尖的软件架构,CCC中央计算集群凝聚蔚来集团十年跨域技术如同firefly萤火虫的大脑,将整车六大核心域动力控制域(VCU)、整车控制域(VDF)、智能驾驶控制域(AD)、智能座舱域控制域(DC)、网关、通讯模块(T-BOX)六合一高度集成,这个架构领先他们至少一代。我们可以用更快的频次和速度进行整车OTA,4月份到现在已经做了两次版本大升级,用户呼声很高的功能比如说行车记录仪、网易云音乐、QQ音乐、小宇宙都有。12月份将有新的版本迭代升级,我们会推出守卫模式即哨兵模式,安全感加足,在这个版本上还有一个中型播放器,有些用户希望看导航的时候能看到歌词,有一个音乐播放器,因为有了先进的软件架构,让我们可以很快响应客户需求,这个星期我们会宣布,在操控方面会有一些迭代升级的选用装下放给用户。
新浪汽车:您觉得对比国内和国外的用户,有什么不同吗?
金舸:他们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同点,最大的不同是年龄,在中国30-40岁、20-40岁是主销人群,欧洲是50岁以上,因为年龄层差别不一样,他们对品牌的感觉差别很大,欧洲用户偏传统,中国用户已经迁移到社交媒体上,所以我们在欧洲的知名度远远不如mini,这是一条很漫长的路,这是最大的区别。
相似点也有,原来我们以为欧洲用户可能对智能化不太感兴趣,其实不是,市场上没有这样的车出现,当有了数字化特别先进的时候,他们也需要,所以在慕尼黑车展我们与合作伙伴一起展了一台车,很多用户和媒体比较狂热,觉得我们这款车太创新了,数字化的体验很好,对数字化的追求是不分年龄层的。
新浪汽车:在外观上,您觉得中外差异大吗?
金舸:有的,在国内一开始是天崩开局,但是在欧洲刚上市亮相的时候都是一致好评,不管是媒体还是用户都觉得这个设计非常独特,几乎没有任何负面,但是随着时间的演进发现口碑反转了,现在这么多用户选择firefly萤火虫,我们每两周都会run一个新的调研,看看用户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排名前三选择这款车的原因,第一名是造型设计,包括外观造型,并列第一是安全,第三是驾驶性能。半年时间就反转了,我本来以为一个造型在中国要被接受,一开始如此大争议需要被接受需要很长时间,结果半年就反转了。
新浪汽车:智能化不是新鲜的词儿,您觉得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一个车企想要再赢得比较好的市场结果,需要考验的是哪些能力?
金舸:最主要的是对细分市场和细分人群的把握能力,在firefly萤火虫推出之前,很多人都没想到在中国高端小车能够有这样的量级,我们也没想到。现在发现中国市场很大,只要你能切中某个细分市场,就能让你存活下来,我们精准抓住这个人群对于高端精品小车的需求,随着家庭少子化和小型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悦己的成分越来越多,他给自己买一辆车,不是给家庭买一辆车,所以没必要开很大的车。一句话叫车小城市就大了,这个车开起来特别开心,停车又方便,像大城市停车是很大的问题,我去北京也调研过,很多小区里面有很多树,停车位都在两棵树当中,大车没机会,小车很方便,好停好开,好玩好看,又不能廉价,必须是精品,这就是我们抓到的一个细分市场,它是一个蓝海市场,但是10万以下的市场已经是红海市场。
新浪汽车:明年我们会继续迭代,包括继续创新活动和玩法。
金舸:一定会的,我们明年会有年度改款,后年也有稍微大一点的改款,我们把它当作一个iPhone,每年有一款新款,反复迭代,不会贸然出第二款车,我们会把这款车反复打磨,把它做成一个经典。
用户活动方面也是,随着用户基数慢慢变大,我们会开很多用户社群、用户俱乐部、主理人,让用户带着自己的团队玩,同时也会推出一届又一届的用户共创计划,在改装或者其他方面的社群,让用户扮演更多的角色,厂商主要是赋能和提供情绪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