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第二十三届广州车展正式开幕,根据了解,本届广州国际车展上共有展车1085台,其中展出新能源车 629 台,此外还有93 台新车首发。而无论是新车展出还是首发,电动化及智能化依旧为本次车展的重点。
基于此,邀请车企及汽车供应链品牌高管莅临高端访谈间,共话智能电动时代的未来发展。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大众品牌市场营销高级总监陈历表示,回顾上汽大众近年发展,在新兴势力崛起初期,企业曾经历一段“战略撤退”期,部分市场份额受到冲击。但他强调,随着“油电同进,油电同智”战略的提出与“合资2.0”的升级,公司已通过补齐智能化短板,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他展望道,随着新一代ID。 ERA产品序列的推出,上汽大众有信心在明年重新赢得市场的广泛认可。
新浪汽车:陈总,我们也看到了这一次上汽大众参加广州车展的阵容比较大,我们第一个问题就是想请您给我们网友介绍一下,这次我们参展的车型都有哪些?
陈历:这次上汽大众以“新生纪元,破晓新境”为主题,亮相广州车展,整个媒体发布会共有八款车在展台,可以分成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我们首次发布了全新的产品体系——ID。 ERA。未来我们会以这款概念车为原型,推出大众集团首款9系旗舰SUV,我们称之为“德系满级旗舰SUV”。
第二个主题,这次亮相的帕萨特ePro,就是明年会上市一款车,它基于帕萨特平台打造,是全新的插混产品,它的续航表现相比之前的车型要提高很多。
第三个主题,我们带来了非常完整的Pro家族阵容,包含今天亮相的帕萨特ePro,周一刚刚上市的朗逸(配置|询价) Pro,以及途观L Pro和途昂(配置|询价) Pro,它们共同构成了本次参展的核心阵容。
此外,本次还有一个特别的亮点,大众集团赞助了电影《疯狂动物城2》,因此我们也同步展示了三款与影片主题联动的车型,其中还有一款特别的“尼克”涂装,非常引人注目。
新浪汽车:通过您刚才的话,我们也听到ID。系列一直在持续的进步,我们也知道作为燃油时代的王者,上汽大众这几年一直在坚持油电同进战略,借今年收官之际,您能否为我们总结一下目前取得的成果,还有未来的规划?
陈历:首先,上汽大众一直坚持“油电同进,油电同智”的战略。另一方面,在“合资2.0”这一全新的合作阶段下,我们将双方股东最优的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包括德系底盘、动力总成、德系操控、品质安全,以及中国在全世界领先的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正是这种强强结合,让我们的产品得以不断迭代升级。所以大家也能看到,从过去的ID。系列,到这次全新推出的ID。 ERA,代表着上汽大众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在延续德系安全基因的基础上,全面融入中国技术,实现全新升级。
另一方面,我们在燃油车领域持续进行投入,并保持强劲表现。今年整体市场销量会超过100万辆,继续稳居百万俱乐部。燃油车市场占有率也在稳步提升,今年最高月份已超过9%。无论用户是选择油车、电车或混动,都是基于个人使用习惯和使用场景。有用户偏好电车,也有很多用户认可油车。因此,我们不断提升燃油车的产品实力。
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帕萨特、途观、途昂,以及最新上市的朗逸上陆续推出Pro版本,通过不断升级的智能化配置,逐步补齐与部分新势力在智能化上的差距,让燃油车用户同样获得更便捷,更智能的体验。
总体而言,上汽大众在合资车企领域依旧保持稳健的竞争力。我们相信,上汽大众2026年将继续坚持“油电同进,油电同智”,稳居百万俱乐部。
新浪汽车:我们也相信,像上汽大众这种体量的公司,它一定会有的认知和节奏,俗话说“每个男孩都是要开一开大众”。我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也想借这个机会专门问一下您,就是您刚才也提到智能化,那么在智能化向下普及与向上突破之间,您觉得应该如何平衡呢?
陈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就是智能化如何向上突破和向下的普及。先谈向下普及,10万元以内的汽车市场依然非常庞大。对于很多普通消费者而言,花10万元购车是一项重要支出。但如果在这个价格区间选择电车,续航就是刚需,而电池会占据大量成本,这会压缩在座舱质感、安全装备上的投入。因此,同价位的电车在配置上肯定是会不如10万元的油车,因为油车在动力系统上的成本跟电车相比,还是有一定的优势。
无论用户选择油车还是电车,对智能化的需求是不变的。就像如今没有人会去用以前的手机,大家都在使用智能手机。那么,如何让入门级车型补齐智能化短板?以朗逸 Pro为例,我们搭载高通骁龙8155芯片,并与腾讯深度合作,实现车载微信实时在线。同时,朗逸 Pro限时全系标配数字钥匙,用户可通过手机APP自如操控车辆,包括提前开窗通风、远程启动空调、远程解锁,甚至将数字钥匙分享给家人。这些功能可以让用户体会到智能化为日常使用车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同时,我们始终保持油车在操控、安全和品质上的优势,因此在向下普及这一块,上汽大众走得很好。但更具挑战的是向上突破。过去两年,很多科技企业成功进入汽车行业,他们从传统的3C或者科技行业转型参与到汽车行业中,对于科技元素的把握比传统汽车行业更敏感,能够比较快的识别到新的趋势和痛点。但事实上很多需求经过大概五六年的实场才能验证,有些需求证明确实是真实的需求,有些需求可能是伪需求。
所以,对于传统汽车而言,这个阶段反而是一个优势窗口期,我们可以借鉴新势力在趋势判断、技术落地和用户反馈中的经验,从而走得更稳、更快。同时,通过与本土优秀零部件供应商和科技企业深度合作,我们在智能化能力上的补强也得以快速推进。
举个例子,这次ID。 ERA产品采用了本土智驾合作伙伴Momenta的方案。目前在全国新一代智能车中,辅助驾驶系统的装车情况大致为:约30%来自华为,10%是来自其他的品牌或者自研方案,剩下的60%则来自Momenta合作的系统。它具备大量的真实数据和案例,所以它的算法就会非常强。与这些优秀的本土企业合作,就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向上突破,也能借助他们的尝试和试错,更准确地识别哪些是真需求,哪些是伪需求。因此,在向上突破方面,我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持续推进。
新浪汽车:好的,谢谢陈总。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今年最后还有一个月,上汽大众大众品牌的销量表现是否达到预期,2026年有哪些重点的产品规划?
陈历:总结这几年上汽大众的发展,新势力刚崛起时,包括华为,对我们还是有很大冲击。那段时间甚至可以说是“战略撤退”,因为部分市场出现缺失,例如过去的途昂在30万级的市场表现,一个月销量可达到七、八千甚至是过万,目前来看,这一市场表现不如以往。
但是,从去年开始,我们提出“油电同进,油电同智”,今年进一步升级为合资2.0,我们补齐了产品在智能化上的短板,这可以称为“战略相持”阶段。明年,随着新一代ID。 ERA产品序列的推出,我们有信心重新获得市场的认可。也希望大家能够持续关注上汽大众,关注我们即将推出的全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