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学:“十五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合作新趋势将更加凸显

新闻舆情
(本文原标题为 中金公司研究部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邓学:“十五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合作新趋势将更加凸显) 在由中国汽车报社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平行论坛——“展望‘十五五’ 巩固车优势”现场,中金公司研究部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邓学,以“汽车产业国际化合作新趋势”为主题发表了主题演讲。他判断,“十五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合作的新趋势将更加凸显。 “未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将趋于成熟,头部品牌逐步确立;海外市场方面,全球区域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在全球车企电动化转型中,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全球化机遇和投资机会值得关注。随着以新能源、智能化为主导的海外合作进一步深化,未来跨国车企与中国车企将更加频繁地聚焦于电动化平台和电动化技术的共享,中国创新也将成为助力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他说。 中国汽车产业全球竞争力将稳中有升 “在汽车产业国际化大变革的趋势中,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将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在全球汽车产业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邓学说,“过去5年来,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政府规划的目标和指标,无论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还是出口的体量,以及相关核心技术创新取得的领先地位,‘十四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出色且超额完成了目标,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国内市场的需求已经趋于成熟,市场格局逐步形成,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已在全球汽车产业竞争中崭露头角。过去的5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车企的体格、能力以及全球竞争力都得到了实质性提升。邓学判断,在“十五五”期间,这样的趋势将更加明显,中国汽车产业、中国汽车企业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地位将继续提升。 “客观地说,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演变将进入尾声。未来3年的竞争格局聚焦在头部企业。”邓学预测,“我对明年国内汽车市场的销量增速持谨慎乐观态度,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将有所回落。因此,未来企业的竞争焦点要落在产品力、品牌力、服务力上,这样的企业才能适应未来的市场竞争、走得更长远。” 从全球维度看,邓学认为,未来3年,除中国市场以外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快速上行,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再上一个大台阶。“从全球角度看,电动智能汽车并非供给过剩了,毕竟非中国区域的全球其他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快速起步。”邓学说,“包括欧洲、东南亚以及南美洲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年上半年都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那么这些区域市场的供给从哪里来?我认为,一个是中国汽车的出海,另一个是欧洲传统车企的加速转型。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深耕海外市场将成为主基调。因此,加速推进出海布局的中国车企,未来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中国汽车产业链全球化机遇未来可期 邓学强调,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的硬核实力,还体现在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实力上。未来,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全球化机遇可期。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不少跨国车企在发布自己的新能源产品时,都会邀请中国本土的动力电池、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核心供应商,这说明中国头部供应商已经深度参与到全球化合作,为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贡献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事实上,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型过程中,我们整个供应链以及核心技术创新也实现了全球领先。”邓学说。 对未来中国供应链企业全球化机遇的判断,邓学表示,看好2026年及未来海外车企电动化大年所带来的国产零部件机会。“纵使伴随着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我国汽车零部件依然在不断斩获全球订单,助力海外品牌开启电动化智能化追赶之路。在包括内外饰、汽车电子、热管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在内的相关零部件种类中,我国有优秀龙头供应商取得了越来越多海外头部整车企业的平台订单,有望打开市场空间‘天花板’。”他说。 从金融投资角度,邓学认为,未来应重点关注来自欧洲车企的新能源车型配套订单获取趋势。另外,具备先发优势的智能化零部件,更看好国内业务已较为成熟,配套上车已得到较强量产验证的智能驾驶硬件龙头、智能座舱(HUD供应商等)、智能底盘(底盘域控、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等)龙头企业。此外,对国内单品类龙头企业也将持续关注,并长期看好我国平台型零部件公司的全球化扩张,看好海外收并购资产整合效果预期较好或者海外生产基地经营状况良好,有望持续贡献业绩的龙头公司。 金融领域创新助力中国车企深度参与全球化竞争 “过去几年,除了基金合作方式,中金公司在汽车板块也通过实践创新,助力中国车企参与全球化竞争。未来,金融领域的创新,将持续赋能中国汽车从容出海。”邓学说。 据了解,中金公司持续关注前沿科技领域,积极服务优质创新企业的资本需求。除了投资银行、产业研究、投资赋能、金融创新之外,还与国际汽车巨头成立产业基金,比如中金保时捷基金、中金舍弗勒基金,通过基金合作的方式,关注并投资汽车等诸多前沿科技领域,助力全球汽车产业发展。 “在投资的过程中,海外企业几乎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应用、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中国本土初创公司,正逐渐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中金公司通过基金合作的模式去赋能,帮助企业寻找投资机会。”邓学说,“20多年前,全球汽车巨头认为中国市场潜力无限,所以有一句口号叫‘得中国者得天下’;接下来的10~20年,我们认为,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将在全球扮演重要角色,呈现‘失中国者失未来’的趋势。”
提问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