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标题为 广州市南沙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冷瑞华:打造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高地)
近日,在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平行论坛——“展望‘十五五’ 巩固车优势”上,广州市南沙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冷瑞华代表地方政府作主题发言,向与会企业、专家全面推介南沙的战略优势、产业根基与发展机遇。
在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变革的关键期,这座承载多重国家战略的湾区新城,正凭借政策、交通、产业、开放等多重优势,成为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核心阵地,邀各方共绘“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多维优势叠加
冷瑞华表示,南沙的崛起,源于多重国家战略的持续赋能。从2012年获批国家级新区,到2015年成为自由贸易试验区、2019年定位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再到2022年《南沙方案》出台,明确“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发展使命,历经二十余年积淀,南沙实现了从“番禺的南沙”到“广州的南沙”“湾区的南沙”,再到“世界的南沙”的能级跃升。作为广州高质量发展主阵地和城市双核之一,南沙正朝着“中国式现代化城区样板”的目标迈进,其战略地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愈发凸显。
交通枢纽优势为产业发展铺就快车道。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南沙,803 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超过新加坡,方圆80公里范围内覆盖大湾区主要城市核心与5大国际空港。地铁18号线28分钟直达广州中心,高铁35分钟连通香港西九龙,9条跨江通道即将贯通珠江口东西两岸,构建起高效便捷的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
开放平台与政策红利形成强大吸引力。据介绍,沙仔岛码头已经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汽车滚装码头集群,年汽车外贸出口量突破10万辆,平行进口汽车业务规模位居全国第二。
“南沙是政策红利叠加的发展高地。我们享有国家赋予的15%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所得税,优惠产业目录覆盖8大类型140条,其中涉及汽车产业共60条,涵盖智能纯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以及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等重点领域。同时对上述领域研发制造企业亏损结转年限从8年延展到13年。此外,南沙金融30条、双倍增15条、人才9条等一系列专项政策协同发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冷瑞华表示。
汽车产业集群崛起
冷瑞华表示,南沙是产业集聚的创新沃土,已构建起以汽车、船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以广州丰田整车项目为核心牵引,南沙逐步形成覆盖整车制造、新能源汽车研发、关键零部件生产及智能网联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推动汽车产业持续壮大,成为全区首个产值突破千亿级的先进制造业支柱产业。产业链协同效应持续增长,集聚华望汽车、立昇智能等一批优质项目,下游延伸至贸易销售、出口、出行服务及其报关检验等后市场环节,实现“零部件-整车-服务”的闭环生态。
在智能网联领域,南沙以政策先行与场景创新实现领跑,早在2017年便引入小马智行开展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诞生全国首支常态化运行自动驾驶车队,更成为全国首个自动驾驶商业化服务区域。秉持场景驱动理念,南沙还在布局全自动化港口、自动驾驶重卡等一批示范性应用项目,不断拓展智能网联技术落地边界,为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丰富应用场景。
冷瑞华还提到,南沙是宜居宜业的未来之城,先后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2025年再获“全球自然城市”称号,医院、名校集聚,同时也是全省首个未来城市建设试点。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在智能化与绿色化变革的关键拐点,中国汽车产业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线。冷瑞华表示,南沙将紧抓“十五五”发展机遇,愿与各方一道,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以开放合作凝聚发展合力,共筑汽车产业新生态,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