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第二十三届广州车展正式开幕,根据了解,本届广州国际车展上共有展车1085台,其中展出新能源车 629 台,此外还有93 台新车首发。而无论是新车展出还是首发,电动化及智能化依旧为本次车展的重点。
基于此,邀请车企及汽车供应链品牌高管莅临高端访谈间,共话智能电动时代的未来发展。
零跑汽车COO徐军在接受新浪汽车专访时阐述了公司在产品布局、出海战略与智能化方面的规划。并明确表示,零跑已在智能驾驶领域制定了清晰的路线图,并正持续加大资源投入。“明年我相信我们的智驾水平应该能够达到第一梯队的水平。”他强调,智能化与全球化同为公司的核心战略,团队有充分的信心达成这一目标。
新浪汽车:我们都知道今年的零跑势头非常猛,连续几个月的新势力的销售冠军,能否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关于零跑对于品牌和产品最核心的规划到底是哪些?
徐军:这个品牌能有今天这个结果也是大家陆续对于零跑品牌的认同。现在我们有近100多万用户,就像你看到的在过去半个月我们连续第一,这都是很好口碑不断的体现。那么,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在所有100多万销量里面有将近20%-30%都来自于老用户推荐,所以用户对于你的认知,帮你塑造这个品牌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基于我们的产品的矩阵就非常重要,这次整个在我们广州的发布会上,大家看到了我们发布了A系列,A系列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布局,意味着整个公司 ABCD4大产品平台,这样相互支撑的一个产品矩阵已经构建完成。面对整个中国的市场,刚才前面谈到了,如果想让更多的人去感受零跑产品的特点和服务,你就必须尽可能让不同的市场能够感受到不同的产品。比如说你看到D,D系列实际上我们主打的就是T1到T2这样的市场,大家对于旗舰中的旗舰、豪华中的豪华,可能更有感知,这款产品将成为大家增购的一个很重要的选择。
又回到刚才谈到的A产品,A产品实际上是为了做更好的覆盖,整个A产品相对来说它的品价比应该是最优的,不管是增购还是换购,这款产品都能适合市场的多元化的场景使用,所以A产品更适合做这种广覆盖,从T1到T6我们会做深度的这样的一些覆盖,让更多的产品通过了解零跑产品,不断的升级。中间的腰部产品就是B系列,能会跟产品一起搭配,往下去更深的探。C产品更多的是聚焦在T3到T5之间这样的市场,作为腰部力量,所以我们矩阵一搭完以后,我们基本上可以说让所有的人想看性价比的、想看高科技的,他都有的选择,用我话说总有一款适合你,所以基本上可以达到整个中国对车感兴趣人群的全面覆盖。
新浪汽车:前两年我记得咱们零跑的朱总在慕尼黑车展说过一句话,说“老外的钱太好挣了。”有这么一个观点,当时也是在微博上形成了一些用户的讨论。你认为对于中国品牌而言,你也刚从那边回来,中国品牌对于当地文化的融入的情况怎么样?
徐军:我觉得中国这次出海可能跟以往出海不太一样,我也尝试着把中国出海分为三个阶段、一个原则。第一个阶段叫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大家都知道是以贸易形式在做的东西。严格来说,它是以这种廉价劳动生产力加工产业做出口贸易为主。第二步就是现在当下我们正在做的,叫“中国智造”,我们通过一些技术创新,包括我们的家电产品,包括我们一些汽车相关的产品,还有家电产品,包括我们一些汽车相关的产品,还有一些工业产品,能够让中国的技术输出到国外,技术已经成为中国新智生产力,以及新的智能技术已经成为中国目前出口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第三阶段是我们努力要呈现的中国创造,我认为最终可能是文化、品牌,品牌可以穿越经济周期,经典流传,咱也看到有些品牌到中国百年不衰,原因是因为有品牌信任。所以,我觉得中国也会经历这个,继续完成中国制造、中国智能制造以及中国创造这几个阶段。但是有一个原则可能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过去的贸易更讲究是一单的生意,完了,你买我卖完事了。但今天我认为出海一定要信奉一个原则,我们过去不是去抢夺,我们过去是叫共创、共建、共享、共赢,这“四个共”对于中国所有品牌出海我认为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中国出海面对的第一大问题就是大家担心你来我这里是掠夺的,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从中国企业自己发展来说,我认为所有企业都躲不开一条路叫“借船出海”。“借船出海”意思是说你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你贸然进去可能会损失非常大,或者说碰到的困难、问题是你无法想象的,举例来说政治、法规、消费者习惯,很多你都不了解,所以你贸然进去的话,你可能会损失非常大。那么你需要找一个非常好的合作伙伴,比如像我们现在出海,我们用的是斯特兰蒂斯的合资公司方式,那么借助他现成的渠道网络,借助他的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以及它的金融保障体系,你会迅速的能够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覆盖,所以我们用8个月的时间可能干完人几年才能干成的事,我们也成为新势力的销量头部。
这次去乌兹别克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现在新能源出海,除了技术出海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叫管理出海,我在乌兹别克市场我受到的待遇以及当地消费群体对于零跑的认知,让我想起了30年丰田进中国,特别像那么当地群众看零跑,认为这个品牌时尚,比中国的品牌要有溢价,是中产阶级,身份再高一点人的首选,一种身份的象征,他们开零跑在他那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我们当地的经销商跟政府关系非常好,所以他能够拿到很多的相对的政策的支持,这是我们经销商,他也帮我们屏蔽了很多的认证的一些问题,还有各种法规的这种问题。同时也看到一个问题,他们在零售管理方面跟中国代差可能要差个5年左右的时间。所以我刚才感受非常深的就是说,因为丰田来中国不仅输出技术,还输出的是丰田管理,其实中国企业现在出去也面对这个问题,不只是一个技术,还有一些管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这方面的管理,我认为零售管理以及整个运营管理,我认为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面,所以我觉得这一块也是出海很重要的一个抓手。我们当地的经销商,其中有一个经销商是中国的,他去那边开了店,他开的店他用的一些打法都是中国这套打法,对当地市场来说就属于降维打击,他很轻松,跟他们去做竞争去打市场很轻松。所以我看到了中国在整个新能源发展过程中,我们除了有技术优势以外,还有就是管理体系的打造,我们中国也可能将成为跟过去这些洋品牌进中国的逻辑是一样的,不仅输出技术,也输出管理,我们中国品牌也即将会输出管理。输出管理就更多的是渗透到文化的匹配,你怎么去本土化,最终一定要走向本土化,你要跟当地的文化高度融合,用当地的员工,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进行管理,把我们的一些经验传授给他们。同样你也需要这些员工更好的了解本地用户,你才当地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如何做差异化改进。所以我说本土化这件事情将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本土化又要具备两个非常重要的东西,第一我们还是靠技术,技术一定要持续过硬,也就是我们要持续发挥创新的精神,保证我们的产品有非常强的竞争力,这是你打仗必须具备的。第二部分,我们要进行高度的文化融合,比如像我们目前打造在欧洲设立自己的设计中心,目的是为了真正走向全球化,用全球化听得懂的语言,跟当地文化进行充分融合,真正证明零跑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我们的整个设计理念也是适合全球人审美观念的。
还有很重要的就是刚才我谈到的,最终走向中国创造,随着我们产品不断成熟和本土化不断融入,我们最终要构建品牌,就像我今天看到的,零跑已经初步构建了一个品牌形象,就是这个品牌是一个中高端品牌,消费者以开零跑,把它作为送给最好的亲戚朋友的礼物,再去送给大家。比如说姐姐、哥哥结婚,弟弟可能就会买一辆零跑送给他们,这是很常见的一个事情。所以说看大家已经开始通过零跑这个车,已经开始认同零跑这个品牌,很多人在管我们要零跑logo的衣服,他买车的时候,他希望你送一件零跑的衣服给他,这也彰显说他不仅是对你的车的认同,也是对你的品牌的一种喜爱。再加上我们的名字,因为确实完全是英文(Leapmotor),在整个乌兹别克大家称为叫LP,就叫LP,一说LP,大家都知道Leapmotor,所以品牌已经初步构建,我觉得这是一个正确的路。
未来在其他国家出海,其实都面对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快速的最后构建品牌,而且品牌这件事情,我们真的也还要再去向那些洋品牌学习,他们特别会擅长讲的一个品牌故事,他们特别注重品牌与人的直接的情感连接,这一点我觉得欧盟做的都比我们强。但是今天是时候我们也要像欧美那样构建中国品牌,最终来完成经济周期的穿越,形成这种永久流传的这样的一个最终的终局。
新浪汽车:咱们在海外的销量现在能占到我们总体的多少?
徐军:现在占的不多,像今年大概1/10,但是很有潜力,比如说我看到的中亚市场,中亚市场乌兹别克的副总理出来接见我们,谈到整个的规模,他们现在是一年大概40万台车的一个规模,新能源渗透率还是20不到,15左右。但是这个国家希望能够说通过新能源的进入,能够从40万台干到100万台,他希望我们的工厂能够快速落地,他想去覆盖整个中亚。中亚要做起来,基本上3-5年我觉得做二三十万台是不成问题的。所以我相信中国的海外市场可能在未来的2-3年会快速的发展,我们整体的贡献,我们最终可能会达到50对50的这样一个比重。
新浪汽车:咱们刚才也提到了在乌兹别克,我们其实在用户心目中已经占到了一个中高端的位置。
徐军:是的。
新浪汽车:其实这次我们在广州车展带来的主要的一款新车是A系列,A10,针对这款车有没有什么未来的时间点的进展的规划可以跟我们分享呢?
徐军:你今天看到的只是A10,那A系列,我们还有别的车,现在还没有发布,但是A系列,刚才我们说它的定位是解决的是说形成我们产品矩阵最底层的底座这层。在中国有纵深市场很深,所以就像刚刚我谈到的A系列承载的是一个广覆盖的责任,我们会出不同类型的车来对整个中国市场覆盖来进行深度的拓展,来解决希望大家能够都用得起,然后也都能用得好。这款车我叫它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它适合在伊利亚的城市作为增购,然后去接娃,去做城市上班的通勤都非常方便。那么同时也可以做周末的这种短距离的这样的一个旅行也都ok。特别适合年轻人首购或者是增购的这样的一个选择,它的很大的一个特点。刚才我说的它看着小,但实际上它的整个容积非常大,空间得房率大概是88%,内饰我们还没有公示。另外它很聪明,在这个价位上,它是为数不多的带激光雷达,同时是首上的8265芯片,这样全新的一套算法可以让车、机使用得更加聪明,能够带辅助驾驶的,让车在驾驶过程中能感受到智驾的快乐。当然颜值不用说了,颜值更是一个非常耐看的,大家都叫它Mini Cooper(配置|询价)的平替版,能看出大家对它的喜爱。还有一个就是零跑希望通过A级车重新定义电车的标准,我们在这款车,首先使用了续航500公里的电池,还使用了快充。这两项技术在A级车是非常少见的,因为想做到500公里需要具备几个技术,一得有成本,能控制得住,咱们这个车基本都在400公里左右,你想做到500,你得在成本上控制住,在这个价位上控制住;第二个事情,你得把续航500公里电池能装进这么小的车里,就涉及到底盘CTC一体化技术,这也是我们一个强项。所以,想到和做到是差得十万八千里,我们既想到了,又做到了,所以这个车最后就变成了一个刚才我说的看着小、空间又很大,然后又很聪明,长续航、快充,这个多方面的综合体。所以,我们说这款车特别能够适合家庭毫不犹豫的出手,就可以秒入了。
新浪汽车:我们还会看到微博上面的网友对于零跑的互动和交流的内容,很少会提到智能辅助驾驶,关于这一块的技术的话,咱们未来有什么规划吗?
徐军:公司已经有非常清楚的战略,在未来的一年内我们将成为第一梯队的成员。我们公司在加大这种智能化的、特别是辅助驾驶这样一个大量的投入,我们基本上目前来看路径是清晰的,在明年应该完全有可能成为第一梯队的成员,所以智能化跟全球化战略是一样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我们也希望大家多一点耐心,毕竟零跑在这方面造车还是属于新势力,我们也需要成长的一个空间。但是我们知道这份责任的重要性,所以明年我相信我们的智驾水平应该能够达到第一梯队的水平。
新浪汽车:咱们会选择用市场上成熟的智驾方案、还是会做自研?
徐军:我们依然是以自研为主,这个是公司一直坚持的一个原则,整个公司的底层构架就是我们全力自研这套逻辑,软硬件都如此。当然可能大家会质疑说你自研,你哪那么多钱去投这些东西?但其实在智驾、研发这方面大家可以深入去研究,不光是钱的问题,其实它是技术不断的迭代,过去很多人先跑、可能未必能赢,因为他可能因为技术的不断迭代,可能过去投的真金白银就浪费掉了。今天发展的新的这种支智驾,基于AI大模型的这种高度的结合,实际上可以说花少钱办大事,是可以一夜能达到那样的效果。所以大家可以不用太担心,因为现在叫辅助驾驶,等国家最后统一规定叫智驾,咱们再叫智驾。必然这件事情是新能源汽车跟传统汽车最本质的一个区别,所以这一块相信未来的汽车之间的竞争,如果这块不行,我们也没有能力说再做到100万台。所以我相信我们公司的管理层都已经把它放到公司的战略里面在思考这个问题,TOP级的任务,所以以公司这种做事的方法来说,我们一定能把这事办成。
新浪汽车:我看到您在微博上面其实也非常的活跃,而且大家也知道微博是一个很适合做品宣的这么一个平台,您觉得微博对于转化过程中起到怎样作用?
徐军:我觉得微博给我最大的一个感知就是我想起那歌,那首歌是莫文蔚唱的,“搭建一座桥,让我到你心里心底下去瞧一瞧。”微博就是这座桥,是我们厂家和消费者心智之间的一座桥。厂家可以通过微博跟消费者充分的互动,了解真实的消费者声音,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厂家的微博了解厂家一手信息,特别是厂家管理层,那就是属于听其言观其行,通过认知厂家的管理层,开始对品牌构建信任。我觉得是相互深入了解和相互对话的一个非常好的通道。不能说微博能够直接说,我衡量说一下做到什么大的作用,或者对最后一公里转化起了多大作用,但是搭建跟消费者之间桥梁,让消费者更多的从不知到知,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信任到信任的全过程中,我觉得微博贡献了它不可替代的一个价值。
我发现因为在车圈很有意思,从来没有像车圈这么多消费者这么活跃,可能对车大家真的非常关注,确定有一批消费者在微博上跟厂家进行这种交流和互动,他开心也好,他不开心也好,他满意也好,他不满意也好,他都会表达出他的一些想法。所以我非常在意在微博上跟消费者之间的这种互动。当然我们厂家和厂家之间也会有互动,因为毕竟都要为我们中国整个新能源发展,我们要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是一家人,所以我们也会经常跟不同的厂家之间的操盘手或者是管理者,我们也会有互动,来增加对这个行业的一些了解和信任。所以我觉得微博平台成了这样的一个交叉的、立体的立交桥,解决了厂家跟厂家管理层之间的对话,解决了厂家跟消费者之间对话,甚至消费者跟消费者之间的对话。我觉得非常好的这样的一个平台,也符合我说跟用户走得更近的这样的一个商业逻辑。